有职场的朋友讲,总觉得自己性格内向,读书少,在聚会中没话说。要怎么才能对聊天的话题都有话可说呢?
对某一个话题没话说,是因为你不会将话题进行分类,再挑选适合自己的内容去表达。
对任何一个话题,你可以从逻辑与心灵的角度,至少可以分为20个子话题。你从20个子话题的其中一个去表达,都是切题的。
首先是亚里士多德从逻辑思维的角度,认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实体,可以分为十个分类或范畴。这个十分类是:实体,数量,性质,关系,何地,何时,所处,动作,承受。 比如,你在聚会中谈论对某个人的看法。
1,实体:也就是讨论他是谁或是什么? 2,数量:是指从数量的角度来讨论,比如他的身高体重,或者一年能赚多少钱等; 3,性质:是指他的为人,人品等; 4,关系:是他的人际关系,比如某某的朋友的舅舅的堂哥是局长等; 5,何地:是指物理地点,也可以说社会地位等; 6,何时:是指事物发展的流程,也可以谈你是什么时候认识他的; 7,所处:是指他现在所处的状况,比如身体的或心理的等。 8,所有:是指他拥有什么东西; 9,动作:是指他正在做什么事,或者做过什么事情等; 10,承受:是指他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。
以上是从现实的角度,有客观事实依据的说话内容,也就是说,是可以论证的。而以下心灵的十个分类,是一种经验之谈,没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论证,因为心灵方面的内容会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但当你用心去感受,发现这才是心与心的沟通。
其次是卡巴拉从心灵的角度,将人的意识分为十类:ta是,行动,了解,记忆,意志,想象力,情感,心智,本能,感官。
11,ta是:他有怎样的一个思想或目标; 12,行动:他是怎么执行或分析问题的; 13,静止:是指他的内在智慧,是否能接受不同意见; 14,记忆:是指一个人的记力决定了他的团队成员。比如一个人过去被某人骗过,他会对这一类型的人持怀疑态度。 15:意志:是指他有多大的决心,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等; 16:想象:是指想象力强,不限制在自己的小我之中,能够和超越自己的人合作; 17:情感:是指战胜内在的冲突,有领导自我的能力; 18:心智:是指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; 19:本能:是指他的愿景或梦想是什么。 20:感官:是指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。
以上的20个话题的分类,总有一个适合于你,你试试看。
欢迎关注亮话课堂,一起职场提升公众讲话的能力
|